商城網站建設fwshop最新網站推廣方法
近日,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綠竹生物”)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,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,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。據貝多財經了解,綠竹生物曾于2022年6月28日在港交所遞表。
相較于此前招股書,綠竹生物更新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。截至目前,綠竹生物尚未實現(xiàn)商業(yè)化。這也意味著,綠竹生物仍處于虧損的狀態(tài),經營現(xiàn)金也持續(xù)流出。
2021年和2022年,綠竹生物的其它收入分別為689.6萬元人民幣(下同)及1392.3萬元,研發(fā)開支分別為4298.3萬元和9142.6萬元,凈虧損(年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)分別為5.39億元、7.25億元。
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,該公司目前并無任何獲淮進行商業(yè)銷售的產品,亦無從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益。于往績記錄期間,該公司的絕大部分虧損均來自行政開支、研發(fā)開支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。
綠竹生物還稱,該公司預計凈虧損將于2023年大幅增加,主要是其推進管線的開發(fā),并預期研發(fā)開支將不斷增加。據介紹,綠竹生物預計于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完成LZ901的II期臨床試驗,并于2023年第二季度啟動III期臨床試驗。
據招股書介紹,綠竹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,致力于開發(fā)創(chuàng)新型人用疫苗及治療性生物制劑,以預防及控制傳染病以及治療癌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。自2001年成立以來,公司專注于人類醫(yī)學領域,并憑借對免疫學及蛋白質工程的理解,建立了技術平臺。
天眼查信息顯示,綠竹生物成立于2001年11月,前稱為北京綠竹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。目前,該公司注冊資本約為1.92億元,法定代表人為孔健,股東包括孔健、張琰平、賽升藥業(yè)等。
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,經過二十年的研發(fā)和引進技術,該公司已經建立了創(chuàng)新的精準蛋白工程平臺,為藥物開發(fā)的全周期賦能,這為其開發(fā)候選人類疫苗、單克隆抗體在研產品和雙特異性抗體在研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據介紹,綠竹生物計劃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北京開始建設新的研發(fā)及生產設施,并預期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建設新的北京研發(fā)及生產設施,預期新的北京研發(fā)及生產設施總產能為每年800萬劑重組水痘疫苗及400萬劑重組狂犬病疫苗。
截至2021年及2022年10月31日,綠竹生物的流動資產凈值分別為5.51億元、5.07億元。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,流動資產凈值增加主要是由于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增加,主要指其使用B輪融資、B+輪融資及C輪融資所得款項購買的理財產品。
據招股書披露,綠竹生物從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的A輪融資中籌得2.50億元,從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的B輪融資中籌得3.50億元,從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的B+輪融資中籌得1.20億元,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C輪融資中籌得2.18億元。
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,綠竹生物自A輪融資的所得款項約13.1%(即約3270萬元)尚未使用。綠竹生物在招股書中稱,該未使用所得款項將用于作K193臨床試驗及開發(fā)各種疫苗及治療性生物制劑的資金。
同時,綠竹生物來自B輪融資的所得款項約52.6%(即約1.84億元)尚未使用,該未使用所得款項用作該公司的營運資金以支援醫(yī)藥產品的開發(fā)及生產、臨床試驗及其他營運。此外,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,B+輪融資及C輪融資的所得款項尚未動用。
據介紹,綠竹生物來自B+輪融的所得款項資約1.20億元將用作該公司的營運資金以支援醫(yī)藥產品的開發(fā)及生產、臨床試驗及其他營運,而來自C輪融資的所得款項約2.18億元將用于與我們主營業(yè)務相關的研發(fā)、資本開支及流動資金要求。
據招股書披露,綠竹生物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現(xiàn)金及現(xiàn)金等價物以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(可按要求贖回)將能夠維持該公司約5.9個月的財務可行性。同時,綠竹生物預計IPO所得款項凈額,則約為27.8個月。
本次上市前,孔健(持股30.35%)、張琰平(10.52%)夫婦,以及橫琴綠竹有限合伙(6.41%)為一組控股股東,合計持股約47.28%。其中,孔健為綠竹生物執(zhí)行董事、總經理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科學家,張琰平為執(zhí)行董事、副總經理。
同時,北京亦莊持股10.23%,北京亦莊二期持股9.54%,賽升藥業(yè)(SZ:300485)持股7.16%,建銀國際通過建銀資本持股6.07%;和瑞創(chuàng)投通過晉江禎睿持股4.05%,通過晉江軒弘持股1.16%。
此外,恒基榮域、天津華普、珠海麗珠、信銀興弘、芯創(chuàng)科技等也是綠竹生物的股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