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銷網(wǎng)站搭建百度指數(shù)是搜索量嗎
? ? ? ? ?tips:本章節(jié)的筆記已經(jīng)打包到word文檔里啦,建議大家下載文章頂部資源(有時看不到是在審核中,等等就能下載了。手機端下載后里面的插圖可能會亂,建議電腦下載,兼容性更好且易于觀看),若有不足之處請多多包含,大家可以評論指正或給出建議。
一、反饋的基本概念與分類
1.反饋的基本概念
(1)放大電路中的反饋,是指將放大電路的輸出信號的一部分或全部,通過一定的方式反送回到輸入回路中,影響放大電路的性能。反送回路的信號就是反饋信號,反饋信號體現(xiàn)了輸出對輸入的反作用。
? ? ? ? 反饋放大電路由兩部分組成:基本放大電路和反饋網(wǎng)絡。反饋網(wǎng)絡可以是放大電路,也可以由電阻、電容等無源元器件組成。
(2)判斷有無反饋:要同時滿足①輸出回路是否連接到輸入回路的通路②反饋信號要影響到電路的凈輸入。
2.反饋的分類及其判斷方法
(1)直流反饋與交流反饋
? ? ? ? 反饋信號同時包含直流量和交流量,稱為交直流反饋;只包含直流成分,則稱為直流反饋;只有交流成分,則稱為交流反饋。
? ? ? ? 直流反饋影響放大電路的直流性能、靜態(tài)工作點;交流反饋影響放大電路的各項動態(tài)指標。
(2)正反饋與負反饋
? ? ? ? 正反饋是指引入的反饋信號增強了外加輸入信號的作用,使輸出信號變化量增大,電路放大倍數(shù)增大的反饋。負反饋則反之。
? ? ? ? 判斷:瞬時極性法。通常設定瞬時極性從“+”開始,然后逐級判斷電路其他相關點的極性,直到判斷出輸出信號的瞬時極性,從而判斷是正/負反饋,具體如右下圖所示。
(3)串聯(lián)反饋與并聯(lián)反饋
? ? ? ? 由反饋網(wǎng)絡的輸出端口與基本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口的連接方式不同而分類。
? ? ? ? 判斷:①以電流形式求和,且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接在同一個輸入端處,則引入的是并聯(lián)反饋。②以電壓形式求和,且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接在不同輸入端處,則引入的是串聯(lián)反饋。(簡記:I同入并,U異入串)
(4)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
? ? ? ? 由反饋網(wǎng)絡的輸入端口與基本放大電路的輸出端口的連接方式不同而分類。
? ? ? ? 反饋信號取自輸出電壓,則為電壓反饋。反饋信號取自輸出電流,則為電流反饋。
? ? ? ? 判斷:反饋取自輸出+端,為電壓反饋。若不取自輸出+端,為電流反饋。(輸出短路法,將輸出端交流接地,即uo=0時若無反饋信號為電壓反饋,否則為電流反饋)
(5)判斷反饋的順序:有無→正負→串并→電壓/電流
二、負反饋放大電路增益的一般表達式
1.負反饋放大電路組成框圖及其相關增益
??
2.反饋深度(
)
? ? ? ? 放大電路引入反饋后所有性能的改變程度都與反饋深度的大小有關。
? ? ? ? 當時,引入了正反饋。
? ? ? ? 當時,引入了負反饋。當
時,則引入了深度負反饋,此時
。深度負反饋電路的閉環(huán)放大倍數(shù)主要由反饋系數(shù)決定,只要
保持穩(wěn)定,
幾乎不變,說明深度負反饋的電路穩(wěn)定性很高。
三、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
1.提高增益(放大倍數(shù))的穩(wěn)定性
? ? ? ? 在中頻段,若反饋網(wǎng)絡為純電阻性,則有說明引入負反饋后,放大倍數(shù)下降為原來的1/(1+AF),但穩(wěn)定性提高到原來的1+AF倍。負反饋深度越深,穩(wěn)定性越好,改善性能程度越好。
2.減小非線性失真
3.擴寬通頻帶
? ? ? ? 引入負反饋后,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(shù)下降,但是上限截止頻率提高到無反饋時的
倍,下限截止頻率
降低到無反饋時的
。通頻帶展寬為原來的
倍,即
4.對輸入電阻(Ri)和輸出電阻(Ro)的影響
(1)增大為無反饋時的倍:串聯(lián)負反饋↑Ri ,電流負反饋↑Ro
(2)減小為無反饋時的:并聯(lián)負反饋↓Ri ,電壓負反饋↓Ro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(簡記為:串入流出↑,并入壓出↓)
(3)電壓負反饋能夠穩(wěn)定輸出電壓,電流負反饋能夠穩(wěn)定輸出電流。
四、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自激振蕩
? ? ? ? 放大電路的輸入端不外加輸入信號,輸出端卻有信號輸出,這種現(xiàn)象說明電路發(fā)生了自激振蕩,電路失去放大作用。自激振蕩大多由正反饋電路引起,對于多級(3/3級以上)的負反饋電路也有可能產(chǎn)生。
1.產(chǎn)生自激振蕩的原因和條件
? ? ? ??在低頻或高頻段,由于電抗元件的影響不能忽略,放大倍數(shù)和反饋系數(shù)
都是頻率的函數(shù),會隨頻率的變化而改變,就可能導致
(出現(xiàn)正反饋)。
? ? ? ? 產(chǎn)生自激振蕩的條件為:。具體來說:幅度平衡條件為
? ? ? ? 相位平衡條件為和
的附加相移
→使負反饋變成正反饋
2.消除自激振蕩的方法
? ? ? ? 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相位補償。如圖所示,
? ? ? ? 對于接入的電容,只有在高頻時,容抗減小,使前一級的降低,以破壞了自激震蕩的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