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dpress tag 收錄肇慶seo按天收費
相關(guān)文章:技術(shù)成神之路:二十三種設(shè)計模式(導(dǎo)航頁)
介紹
解釋器模式(Interpreter Pattern)是一種行為設(shè)計模式,用于定義一種語言的文法表示,并提供一個解釋器來處理這種文法。它用于處理具有特定語法或表達式的場景。
1. 定義
解釋器模式定義了一種語言的文法表示,并定義一個解釋器用來解釋語言中的句子。
2. 主要作用
- 提供一種方式來評估語言的文法或表達式:解釋器模式允許系統(tǒng)解析和執(zhí)行由文法定義的語言。
- 簡化對復(fù)雜表達式的處理:通過將復(fù)雜的表達式分解為簡單的表達式,可以降低處理的復(fù)雜性。
- 易于擴展:新的語法可以通過添加新的終結(jié)符或非終結(jié)符類輕松擴展。
3. 解決的問題
- 處理和解析特定語言或表達式的需求。
- 提供一種清晰的方式來定義文法及其解釋。
- 使得對文法和表達式的擴展變得簡單明了。
4. 模式原理
包含角色:
- 抽象表達式(Expression): 一個接口或抽象類,定義了解釋方法(interpret())。所有具體表達式都要實現(xiàn)這個接口。
- 終結(jié)符表達式(TerminalExpression): 具體的表達式類,代表語法中的終結(jié)符。在解釋器中,這些類通常與輸入的基本元素對應(yīng),如某個具體的字符或詞匯。
- 非終結(jié)符表達式(NonterminalExpression): 這也是一個具體的表達式類,用于解釋由多個表達式組成的復(fù)雜表達式。它通常用于構(gòu)造更復(fù)雜的語法結(jié)構(gòu),并實現(xiàn)解釋方法。
- 上下文(Context): 上下文對象用于存儲解釋器的狀態(tài)信息,包括輸入字符串和其他相關(guān)數(shù)據(jù)。它在解析過程中提供必要的上下文信息給各個表達式。
UML類圖:
示例代碼:
// 抽象表達式
interface Expression {int interpret();
}// 終結(jié)符表達式:數(shù)字
class Number implements Expression {private int number;public Number(int number) {this.number = number;}@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() {return number;}
}// 非終結(jié)符表達式:加法
class Add implements Expression {private Expression leftExpression;private Expression rightExpression;public Add(Expression left, Expression right) {this.leftExpression = left;this.rightExpression = right;}@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() {return leftExpression.interpret() + rightExpression.interpret();}
}// 非終結(jié)符表達式:減法
class Subtract implements Expression {private Expression leftExpression;private Expression rightExpression;public Subtract(Expression left, Expression right) {this.leftExpression = left;this.rightExpression = right;}@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() {return leftExpression.interpret() - rightExpression.interpret();}
}
調(diào)用:
public class InterpreterDemo {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// 表達式:3 + 5Expression three = new Number(3);Expression five = new Number(5);Expression add = new Add(three, five);System.out.println("Result: " + add.interpret()); // 輸出: Result: 8// 表達式:10 - 2Expression ten = new Number(10);Expression two = new Number(2);Expression subtract = new Subtract(ten, two);System.out.println("Result: " + subtract.interpret()); // 輸出: Result: 8}
}
emm…這個模式才是冷門中的冷門,由于只能在特定領(lǐng)域使用,讓我們動手寫的情況很少,一般只是在源碼中會見到,下面就舉幾個源碼中的例子吧,加深下印象:
1. Java 正則表達式
正則大家都用過吧,可以把一些特定的字符 通過正則轉(zhuǎn)化為我們預(yù)期的效果,在正則表達式中 Pattern
類負(fù)責(zé)解析正則表達式的語法,而Matcher
類則用于執(zhí)行該模式的匹配。
2. Android 自定義 View 的屬性解析
自定義視圖會解析 XML 中定義的屬性,在自定義視圖的構(gòu)造函數(shù)中,通過AttributeSet來解析XML中定義的屬性,類似于解釋器的功能。
3. DSL (領(lǐng)域特定語言) 解析
DSL 正如其名,在特定領(lǐng)域下的語言,這個語言可以由你自己定制,常見的在Kotlin中 有很多語法糖 都運用了DSL,在一些指定場景下很實用,在Android開發(fā)中,Gradle構(gòu)建腳本使用一種基于Groovy的DSL來定義構(gòu)建配置,Gradle解析器使用了解釋器模式。
這個模式,不要求一定要掌握,但要見到認(rèn)識,給面試官能吹nb就行了😎。
5. 優(yōu)缺點
優(yōu)點:
- 易于改變和擴展文法。
- 容易實現(xiàn)簡單的語言解釋器。
缺點:
- 對復(fù)雜的文法不太適用,類數(shù)目會增加。
- 解釋器模式會引起性能問題。
6. 應(yīng)用場景
- 解析特定的語言或格式(例如:數(shù)學(xué)表達式、SQL查詢、正則表達式)。
- 定義簡單的文法規(guī)則并提供語法分析功能。
- 在領(lǐng)域特定語言(DSL)中,提供一種簡單的語法解析方式。
7. 總結(jié)
解釋器模式適用于簡單的語法解析和解釋場景,但不適合復(fù)雜的語法結(jié)構(gòu)。它通過類和對象的組合,靈活定義和擴展語法結(jié)構(gòu)。
至此,23種設(shè)計模式告一段落